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新装:庄重的红色三折页与立体“大学堂”牌匾
随着夏季的脚步渐近,又有一批学子即将迈入他们梦想的学府。而在这些期待之中,一封特殊的录取通知书如同春日的使者,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喜讯。作为古老学府的代表,北京大学在通知书的呈现上也别具一格。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份录取通知书的神秘面纱,感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设计形式上来看,这份通知书采用了红色的三折页造型,立体展现了“大学堂”的牌匾。整个风格庄重典雅,仿佛融合了古代建筑的美学特色与现代设计的精髓。当你轻轻翻开通知书,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学堂之中,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学术的庄严。
封面上的“录取通知书”几个大字以烫金工艺呈现,显得尤为醒目。搭配传统纹饰,更是凸显了这份通知书的仪式感。这不仅是一纸通知,更是一件承载着文化与历史的艺术品。
而在这份通知书中,最为核心的元素便是那“大学堂”的牌匾。这一设计寓意深远。它不仅仅代表了北京大学的校名,更是象征着这所古老学府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牌匾传递了“学堂门启,北大常新”的办学理念,仿佛在告诉每一位新生,这里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未来的地方。
这一版本的通知书在2019年7月首次亮相,共寄出了3800余份。当它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时,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许多人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设计美感所打动,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具有仪式感的录取通知书。
与此其他高校也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清华大学的立体“二校门”设计、北京语言大学的世界地图设计、东南大学的音乐元素融入、陕西师范大学的毛笔手写通知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龙芯三号”芯片实物嵌入,都展现了各自学校的特色与文化底蕴。
在这一背景下,北大的牌匾通知书通过传统建筑元素与历史符号的融入,成为了高校录取通知书设计领域的标杆案例。它不仅是一纸通知,更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与未来的教科书。它让每一位新生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这所学府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