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提振消费信心,曝光企业违规操作
随着2021年央视“315晚会”的落幕,以“提振消费 从心开始”为主题的一系列企业问题浮出水面。在这场消费者权益的盛大节日中,一些企业的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隐私泄露:信任被轻易打破
人脸信息在现代社会成为重要的身份识别手段,然而部分企业如科勒卫浴、宝马4S店及MaxMara专卖店等,却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收集信息。苏州万店掌、广州雅量智能等第三方技术服务商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的担忧。招聘平台如智联招聘、猎聘、前程无忧等也因简历数据的管理漏洞,导致用户隐私被低价倒卖至黑市。
二、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汽车行业的问题尤为突出。英菲尼迪QX60车型因变速箱失速、异响等问题被曝光,虽然后续将变速箱保修期延长至8年或20万公里,但仍然无法消除消费者的疑虑。长安福特翼搏车型则因变速箱设计缺陷导致进水生锈,让消费者面临自费维修的困境。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生产的“瘦身”钢筋和流入建筑市场的锈迹斑斑的变速箱,直接威胁到公共安全。
三、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受损
虚假医疗广告、瘦肉精羊肉和名表维修猫腻等问题,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UC浏览器、360搜索等平台为无资质医疗机构提供虚假广告投放渠道,误导消费者。河北青县部分养殖户违规使用瘦肉精喂养羊,让问题产品流向多地市场。名表维修中心则以“小病大修”的方式骗取高额维修费用。
四、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老年人手机安全陷阱和保密协议滥用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部分手机清理类APP通过诱导下载、后台读取隐私等方式侵害老年人权益。而部分企业要求消费者签署保密协议以掩盖产品缺陷、逃避责任的行为更是让人深思。
这场央视“315晚会”不仅是一次消费者的警醒,更是对企业的一次大考。被曝光企业中,英菲尼迪销量持续低迷,而长安福特则通过转型新能源实现销量回升。这也反映出市场对于企业诚信经营的高度重视。对于消费者而言,维护自身权益的更应提高警惕,从心开始提振消费信心。